如果说今年什么最流行,直播带货是当之无愧的风口吧。
这是近两年新兴的电商销售模式,这种实时互动的方式,颇受消费者青睐。
由此,直播带货迎来野蛮生长,各类商家、主播、平台争相入局,加入这场淘金盛宴。

尤其在今年双十一期间,直播带货热度达到顶峰。全网各平台GMV逼近8600亿元,再次创下新高,而这一切,离不开直播带货助力。
根据某平台直播数据,在10月21日00:00-11月11日24:00时间段内,带货主播薇娅以GMV112.8亿高居第一位,李佳琦以GMV80.9亿位列第二位,第三位是王思聪前女友雪梨。

仅薇娅一人,销售额就达到TOP10中的一半,头部主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。
只是,狂欢背后,最终的买单者还是消费者。
直播带货虽热,但并非完美无瑕。自出现之初,就伴随着争议之声。刷单、造假、以次充好、售后满意度低、体验差成了直播带货绕不过去的标签。

尤其是在双十一期间,直播带货的这类问题进一步放大。
根据中消协报告,自10月20日至11月15日,共27天的监测,系统收到有关双十一维权信息14296274条,每日平均53万条。
而其中,关于直播带货的负面投高达33万条,至于原因,无外乎以上几个标签。
在该报告中,某平台头部主播李佳琦、明星汪涵、网红李雪琴被点名,一时引发网络热议。
李佳琦之所以被点名,是因为消费者投诉其“买完不让换”。

针对此事,李佳琦方面很快作出回应,称顾客在11月6日将问题反映给商家与李佳琦直播间。不过厂商存货已经售完,无法进行更换,就进行了退款。

显然,根据李佳琦方面所说,这是沟通不畅导致的问题。网友对此也表示理解,厂家货物售空,且同意了退款,不应将责任都推到李佳琦身上。
如果说李佳琦有些冤枉,那么汪涵与李雪琴,就值得唠唠了。

汪涵涉及的问题主要在于刷单造假。商家曾在朋友圈控诉,称当天成交1323台,却被退款1012台,退款率高达76.4%,质疑汪涵方刷单造假。

汪涵方对于此事的回应是“合理怀疑是第三方以刷单为手段的不正当竞争行为”,一句话把锅甩得干干净净。而对于商家来说,除了认亏别无他法。
中消协的这次点名,无疑是一次警告,切莫以为直播带货是法外之地,恶意刷单忽悠商家与顾客,恐怕会落得身败名裂,相关艺人不要因小失大。

至于李雪琴的问题,则在于直播间人数造假。双十一当天,李雪琴与杨天真作为嘉宾,参加某平台的直播活动。
直播结束时,在线观看人数在311万人。殊不知,直播间真实人数只有11万,其余300万,都是外包刷单机构刷出来的。
李雪琴作为嘉宾,其实也挺惨的。刷单是由活动主办方委托第三方做的,而李雪琴成了背锅者,看来这是既得利益者应当承受的代价。
这次中消协点名的三人,暗藏深意,另有所指。点名李佳琦,道出直播带货背后的售后问题;点名汪涵,道出直播带货背后的造假刷单,坑的是商家;点名李雪琴,同样是造假刷单,坑的是顾客。

双十一,在线直播带货的那么多,中消协挑出三个典型,显然是要准备规范直播带货市场。
从兴起到盛行,直播带货的野蛮生长该终结了
任何新生事物都避免不了野蛮生长,人都是有趋利性的,没有引导就会犯错,犯了错误才会有矫正。这是一个良性循环,是起点,不是终止。